首页 / 走进鲁迅 / 《走进鲁迅》:由鲁迅生前受过的”劝诫”所想到的

《走进鲁迅》:由鲁迅生前受过的”劝诫”所想到的

  张梦阳
  80年代初期,《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的编纂工作最烦难的时候,我在1934年8月15日上海《北辰报》上查到一篇题为《我来劝劝鲁迅这老头子》的文章,读后不禁哑然失笑,为枯燥的资料工作平添了意外的乐趣。
  文章署名小黑,自称是为响应当时上海所谓”声讨鲁迅”的浪潮而出来”劝诫”鲁迅的,大意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你这大的年纪了,还不好好儿歇歇,奔东跑西,什么不满现局啊,为’大家伙儿’啊……乱闹一派,这就太不’君子’气,不懂事,应在讨伐之列了”。于是乎,这位小黑劝鲁迅先生走以下四条路:一、享福—-在家里抱抱孩子,和家人一起乐乐,或是到公园中溜达溜达,听听戏,瞧瞧电影……多舒服!二、作官—-作官在这个年头多好,有钱有势,高兴来刮刮地皮,不高兴了,搂了钱娶上几个小老婆,回家养老……多好?三、出家或隐居—-若既没享清福的份儿,又没有官瘾,那我劝你出家吧,休息一下心血,或学学那些名流隐士,吃吃斋,诵诵经,修修来世,以了残年,不也很好?人家的事用着你多管?四、找点麻烦事干—-如捧捧美人鱼,赛金花,捧捧飞行家、运动家等等……
  这位小黑可真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他本人大概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海小市民,对享福、作官、搂钱、娶上几个小老婆回家养老之类的事情向往之极,而对鲁迅先生”为大家伙儿”的”奔东跑西”、”不满当局”的正义行动无法理解,所以竟”劝诫”起鲁迅先生来了。推想鲁迅当年若看到这种小报上的此类文章,必定是一笑了之,不予理睬的,因而《鲁迅全集》中对此文没有反映。有些人因为鲁迅在文章中”骂”了自己而长期耿耿于怀,难以释然,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小肚鸡肠,因为鲁迅先生提到的,反驳的,都还算是有一定价值,值得一驳的,换句话说就是还算看得起的,你也因之有了存于《鲁迅全集》、留名百世的荣幸,像小黑之流的这类文章才算”倒楣”,鲁迅先生”连眼珠也不转过去”,可说是予以了”最高的轻蔑”。要不是我在编纂历史资料时发现了它,聊供一笑,就永远石沉大海,无人知晓了,看来小黑者倘若健在,是应该谢谢我了。
  然而,小黑纵然渺小,”小黑心理”(姑且这么称之)却不能完全漠然视之。实际上,在长达80余年的鲁迅研究史上,这种心理是不断反复显现、反复做祟的,尽管变换多种花样,但万变不离其宗:总是以小市民之”心”度鲁迅先生之”腹”,用世俗庸碌的浅薄心理揣摩一位深刻思想家的终极关怀,以贪图财色的阴暗欲望和苟且偷安的自私之心嘲笑一位”精神界之战士”的拔俗之举和献身精神,结果只能是荒谬之极,在历史上传为笑柄。
  ”神化”鲁迅是不对的,鲁迅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他绝不会进入圣殿去做什么尊神,他也同常人一样,有七情六欲,有人之弱点,绝不是十全十美的”神”。然而,鲁迅这个人却是绝对不一般的,他具有超越常人的才能、学识、气魄和献身民族大众事业的无私之心,从一定意义上看,可以说是天才,也就是具有一般人无法达到的极端个性的特殊的才能与识见。从小黑文章中我们也可由反面看到鲁迅先生非同一般的超越世俗的高大形象。如果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由”神化”鲁迅变为”俗化”鲁迅,?quot;小黑心理”出发,试图把一位中国多少年才能出现的文化伟人和罕见的思想家”俗化”为一个小市民,一个只知饮食男女的目光如豆的人,还要以庸俗的标准苛求鲁迅,或者以自己主观的愿望对早已故去的鲁迅先生进行”劝诫”,埋怨他为什么不如何如何,倘若如何如何的话就会如何如何了,则只能陷入更大的谬误。所以,当前特别有必要防止鲁迅研究领域的”俗化”倾向。
  鲁迅是可以批评的,鲁迅本人就常做严格的自我解剖,这正是他不断前进的重要原因。然而,倘若既没有认真通读过《鲁迅全集》,又没有深入了解鲁迅所处历史时代的实际情境,就在那里说长道短,对鲁迅评头论足,挑三拣四,不免也会以己之心度人之腹,落入”小黑心理”的窠臼。
  是为戒。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inzuhun.com/article/1155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