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鲁迅 / 《走进鲁迅》:也来谈谈鲁迅

《走进鲁迅》:也来谈谈鲁迅

  作者:何人我 E-mail:wwwwzf@sohu.com
  最近关于鲁迅先生的评论是越来越多了.谈得最多的是他老人家的精神究竞还要不要保留.保留下来又是采用何种方式去继承这种我们中国文学史上乃至思想史上的难得的精髓。其实我想我们这些人坐在电脑前随心所欲的说说鲁迅是很容易的事,可是又有谁想过他当年的处境?即使有人说他也是住在当时世界三大名城的上海的一位知识分子,给他扣上了一顶“资本主义文人”的头衔;虽然有人说他“也是一个品德极其恶劣的人”,“对不合自己的意的事情就破口大骂 ”,更有人说他对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的生活并不曾抱有很高的评价,而且还对他的文学作品也提出了很多的驳论。说他的文字不精,用词不准。但我想,这些评论都是过于苛刻与荒唐的。如果说他也是当年上海滩上的一个住在高级公寓时的文人,那就证明了他是一个劣性十足的人,那么,只有那些终日“下乡”“采风”的墨客们才算是最好的了文人了?怪不得现在有那么多的人要出国去了。原来他们出国不但可以为自己找一份好的工作与得到其它许多不为外人所知的好处外,还能为自己赢得一个好好文人的名声。住在高级公寓里的人,不一定是一个品德与情操完全腐败的人。试想下,如果当年中国的文化革命(不是建国后的“文化大革命”)都要由那些源自最基层的劳苦大众来完成的话,那就与整个人类从类人猿到现代人的演化一样,将会是一个多么漫长的历史啊?我们所敬仰他,更要把这点看清楚。一个人能有这样的魄力,突破重围,敢为世人开辟一个全新的视野,为后人的幸福作出贡献的人,他的品德算不算高呢?我们谁都知道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可是偏偏有许多的好事之徒爱把这两样事物放在一起来讨论,讨论也无伤大雅,可最后的结论却是近乎荒谬的,就如同当年的那位前清儒士,把西洋的镜子中国传统的铜镜一般据说是极其认真的比较之后,还是认为中国的铜镜好,愿用国粹,而不取外人之长。这不能不算是中国人的一大缺点。换个角度来看,这些评论鲁迅先生生活态度的人,他们现在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呢?是不是说只有穷人才能谈正义,只有平民才能去革命?我本人并不富裕,却也决不会去找一个与陶渊明一样的地方住下来,然后再“悠然见南山”;更不会象曹雪芹那样的“举家常赊”,却嗜酒如命,以写出一篇流传千古的佳作来。那样的作品虽然有时也能给我们的社会带来较大的影响,可我认为那并不是我们所可取的。再说,我们的理想也是要让人人都富有起来,如果崇尚那样的话,那我们的文学将是一无所用,浮而不实。同样,对鲁迅先生的生活也用不着用一种历史考据的态度来评价。他并不离我们遥远,用不着学着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的态度来考证他究竟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了,如果有谁真的要这么做的话,那我想请他去找鲁迅的后人了解下再来发表评论好了。先生常自嘲自己是一个深受旧社会影响的人,也有当时社会的许多不好的劣性,并且还自喻脑子中有“阿Q ”的那点遗根。这是一种大胆的审视自己的态度。大多数的人对这种态度还是持肯定的。可我万万没想到,居然有人用这点来攻击他!一个人能有什么最可贵呢?那就是对自己清楚的认识与对社会责任的极端负责。鲁迅没有把自己说成一个完人。并且还奉劝社会上的青年不要向自己学习。因为他认为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精神与道德也应该与社会同步的发展。如果一个社会上的人,老是沉醉在旧思想、旧行为的束缚之内,那这个社会将是无法拯救了的社会。所以他并不鼓励人们把他当成新的崇拜对象(虽然当时对他的崇拜也只是少数人范围之内)。如果就凭这一点来证明他的学说不值得我们学习的话,那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可以让我们这些后来人可以拿去借签与学习的呢?无论怎么说,我们也决不能把他的精神当作是一个社会无赖的话,那我们将是一无可学的了。那样的悲剧更是令人担忧。我们不可能从一个人的身上能学到全部的知识,可也不能挑剔个人的学识,只学那些大方之家的学问,而无视那些蕴含在大众之间的博大精深的知识。孔夫子的话还是有几句有道理的“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学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对于鲁迅,也不能是一概的模仿,而是要把他的好的一方面的精神学到。即使有不好的方面,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发掘其错误的原因。那样,才能使整个社会的文明不断的向前发展。说起孔夫子,我想起了某位在文人也是关于鲁迅的一篇文章,他说现在中国的大地在无形之中,已经有了一座与孔庙一样的殿堂,那就是鲁迅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我想不清楚这位大作家是出于什么目的才发表这一番高谈阔论的,可惜鲁迅先生不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那么高的位置,在世界上的位置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果这个社会上有人崇拜他老人家的话,那就证明我们这个社会还是有正义的,我们的社会上还是有前途的。因为鲁迅精神本身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一种批判与自我审视的精神,一种富有民族自尊感与同情心的精神,一种提倡社会文明与世界和平的精神。如果这种精神都不值得我们去学习的话,那还有什么让我们去学习呢?难道只有当前社会上的那些“新鸳鸯蝴蝶派”后人们的新新作品可以让我们获取更多的营养?--当然,我也不否认这些新手们(也有几位自称是老手的作家)的作品对这个社会的作用,比如香港的金庸先生,虽然写的只是武侠类的小说,可对我们现代文学的发展还是有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的。我们并不怕把鲁迅精神当作一座庙宇来看待,怕的是我们这些后人会把他的精神歪曲了的理解与宣传。鲁迅精神固然是值得我们吸取其中的营养的。但是借签这种精神的确是要讲究些方法与原则。这点我想只要所有崇拜鲁迅的人要好好读他写的文章,多多的思考他讲的那些话,就不会误入了古人崇拜孔夫子的迷潭中了。反一面的看,我们这样子的天天评论鲁迅,那反而会给那些崇拜鲁迅的人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一个自己所崇敬的人,如果整天的让别人谈来谈去,那他将会是什么的想法呢?迷惑、漫无目的将是这些讨论唯一能给这些人们带来的后果。关于先生的话题一谈开了就无从收起,因为现在对于他的评论的确太多了,更有甚者把他的生活态度也拿来作对比,说他没有那位改良派的高手胡适之的人品好。如果说胡适的态度是宽容,那么鲁迅的态度就是严格,这点谁都清楚,先生对自己也是持这种严格的态度的。如果我们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又能不能说胡适的人生态度算不算是一种虚伪呢?我们现在已经用不着去追讨那些文人的生活小细节了,还是应该从大的方面来看待这些在历史上有着一定地位的人的功过的好。如果真要这样认真的讨论的话,是非把整个文坛给搅得天翻地复不可。那将是我们的悲哀。中国文坛更应该做些大事,比如在网络面前能做什么?而不是整天的去追讨这位作家,那位作家。虽然鲁迅的时代也有这样那样的讨论,可也是围绕着一个中心来的,那就是发展新文学与拯救旧中国。可我们当代文坛的中心是什么?也许是我的目光短浅,我没有看到。不知道那些站在高处阔论的人们有没有看到,请他们指教我。想说鲁迅还真的要下点功夫。因为先生的学识并不只限在那令世人追仰的杂文,还有小说,诗歌等等。有人说了,鲁迅的作品只有那几篇杂文写得好,那些小说并不好,还不知从哪里找来了的考据说这些是抄袭来的,这点如果对鲁迅研究稍微深入的人都会知道,先生自己还为此发表过评论呢。再说,他的故事新编也很有新意,能从一些陈旧的故事中新创出一些令人觉醒,发人深思。如果只会有那些爱情罗漫史似的故事令让我们世人所接受吗?不,决不。我们现在不也是在推广另类文学吗?那为什么就不能容下鲁迅的那些作品?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件件作品都是优秀的。也不可能一生都写出好多的优秀的作品的。有的人,呕心呖血,一生下来也只能是完成一个伟大的构思,但就是这个伟大的构思却为后来的人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让我们的社会不断的向前进。再让我们来看下我们现实中的情况吧,我们现实中了没有很好的继承了鲁迅的那种精神。他的文章短小精悍,我们现在的作家 中能有几个人能做到?他的文章的一针见血的深度,我们现在的作家又有几个能做到?他对黑暗的不满和敢于批评,我们现在的作家中又有几个能做到?可以说鲁迅的创作并非是只如现代的文人为了扬名立万才创作的,也并非如现在的作家出书必挣钱而作,更不是那种因为创作而创作的类型的作家。这点,就足以与现在我们的文坛的情形做出鲜明的对比了。我们并没有好好的继承鲁迅先生的那些优秀的精神,反过来还要批评他的功过,那是不是有点过分了呢?好了,今天我就写到这里了,也不想以后还有什么机会再写(但是,如果再有关于先生不实的讨论的话, 我还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写些杂言杂语的。)希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能发表他们的看法,让我们的社会不要因为一个人的思想崇拜问题而停滞不前。希望我们不要把鲁迅问题看得那么严重,如果是那样的话,那就不是鲁迅先生所希望的了。那也无益于整个社会。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inzuhun.com/article/1134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