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鲁迅与我七十年 / 《鲁迅与我七十年》:第四十三章 《鲁迅全集》的出版

《鲁迅与我七十年》:第四十三章 《鲁迅全集》的出版

  叔叔一家搬走后,我正感觉冷清之时,恰好父母的朋友们感到时势越来越紧张,建议母亲尽快将父亲的著作全部汇编成集出版,以免湮没流失,再说霞飞坊又有空闲的房子,正可作编校的场所。为此专门成立了编辑委员会,热心的朋友陆续前来报到,这样,我们家又重新热闹起来。
  编校场所设在客堂和亭子间两处。亭子间本来不宽敞,坐在里面的人却不少,我记得有林珏和他的夫人周玉兰,以及吴观周、蒯斯曛等几位,以致桌椅相接,空间很小,凡有人进出,都得相互起坐相让,为此还闹出了不愉快。这事起因于吴观周先生开了个玩笑。因大家都面对面贴近而坐,吴先生便幽了一默,说:“我这个观周的周,就是观看周玉兰小姐。”不想这话传到林珏先生那里,竟认真起来,大概以为这是在吃他老婆“豆腐”,于是兴师问罪,闹了起来。幸亏蒯斯曛先生?我记得还有唐??等几位出面劝解,又将座位做了调整,此事才得平息。
  全集的日常编校相当忙碌。校对按流水作业,初校二校大家做,末校定稿由王任叔和母亲等人负责。印刷厂打出校样,印在一种薄质纸上,半透光,背面粗糙不能印刷的。校对错字用红墨水,也有用毛笔、蘸水钢笔的。改正后速送印刷厂修改。在校对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具体问题,比如文章有些用字,父亲有他的习惯和历史因素,而校对的朋友也有他的习惯用法,往往按自己的理解改“正”,这样,末校的负责人就比较辛苦,若不对照原稿,只顾一路顺畅地看下去,比错别字更难发现。这些校对过的旧纸,最终的贡献是置于厕所当手纸了。
  每日午餐由编委会供应。那时有许多包饭作坊?上海人叫“包饭作”),谈妥每月入伙人数和价钱,按日中午挑担送到,一头是菜肴,另一头是白饭、碗筷。每每“试吃”和月初几餐,菜肴质佳量丰,我也尝过,滋味确实不错。但到了月中和月末,逐渐荤少素多,直到吃不饱只得另换一家为止。包饭几个月下来,大家都吃腻了,干脆自寻门路,到小摊贩那儿去吃面条、烙饼和馄饨。后来发现环龙路有几家“罗宋大菜”店铺,伙计山东人居多,虽然每客价钱要比摊贩贵不少,但是桌子上都放置一大盆切片罗宋面包,烤得外壳香脆,很是诱人食欲,放开肚子吃,吃完再添,店东不皱眉头。至于主菜,每客一菜一汤,菜有三五种可以任选其一,也只是炸猪排、鱼排、大肉饼而已,汤约二三种,罗宋汤上漂浮着酸奶油,还有一片煮得毫无鲜味的牛肉。但穷文人们还是乐于喝它,因为毕竟多少有些油水,赖以解馋。偶尔,有几位年轻的看我孤单可怜,也带我去那里“美餐”一顿。
  《鲁迅全集》很快就出版了。分为木箱精装纪念本和没有木箱的普通本;再有一种,是红色布封面装帧,这是普及本,于低薪阶层购买。因为还收集了父亲的翻译作品,全集共有20卷,堪称洋洋大观。这就是大家通常说的1938年版。不久,随着抗战形势日益吃紧,连住在租界里也人心惶惶了,这时那些原先协助全集出版的朋友,除了少数坚持留下来,大都纷纷向后方撤退。这样我们家重又变得空荡荡了。但这日子并没延续多久,为了生计,母亲后来陆续将一部分房间租了出去。这套全集的纸型,更成了我们在孤岛赖以生存的依靠。这些都是后话。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inzuhun.com/article/1421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