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总数 8 首页 / 中国鲁迅学通史

    发表新主题
  • admin
    《中国鲁迅学通史》:简介
      这是一部很出色的学术论著。
      对于鲁迅研究的全部历史和种种有关的研究论著,都作出了确切的评价,真可以称得上是十分谨严的史家笔法。
      这部论著更为出色的成就是总结了不少有关学术史的共同规律,阅读起来更具有启发的意义了。
      最为难得的是这部论著还思考了有关人类文明建设的不少问题,因而显得高层建邻瓴,肯定会给予学术界明显的影响。
      作者简介。。。
    admin V22014年11月15日
  • admin
    《中国鲁迅学通史》:内容提要
      《中国鲁迅学通史——20世纪中国一种精神文化现象的宏观描述、微观透视与理性反思》包括以下三卷:
      上卷 主要界定鲁迅学和鲁迅学史的概念和内涵,阐明研究鲁迅学史的意义以及本书的框架与要义;从宏观上描述作为20世纪中国一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鲁迅学的发展史。
      下卷 从微观上透视鲁迅学研究的一些专题,对《野草》学史、阿Q学史、狂人学史、《故事新编》学史、杂文学史等主要专题学史进行学术梳理;对鲁迅学中鲁迅本体与鲁迅映象的关系、学术哲学问题以及鲁迅学与20世纪中国精神解放、思维变革的双向互动进行理性反思。。。。
    admin V22014年11月14日
  • admin
    《中国鲁迅学通史》:第一章 鲁迅本体与鲁迅映像
      ----20世纪中国的一种重要的精神文化现象(征求意见稿)
      一、“精神文化现象”解
      宋代苏子瞻之徒讨论过如何给“精神”一词下定义的问题,结论为“精出为动,神守为静,动静为精神”。《淮南子》“精神”注则为:“精者神之气,神者人之守也。本其原,说其意,故曰精神。”《庄子·知北游》又有“澡雪而精神”一说。总而言之,不管怎么解释,都把“精神”解为人之灵气,生命之核心,灵魂之根柢。。。。
    admin V22014年11月14日
  • admin
    《中国鲁迅学通史》:第二章 鲁迅研究的正宗
      ----鲁迅本体的趋近性还原(征求意见稿)
      一、 鲁迅映象的多样性与鲁迅研究的确定性
      鲁迅映象是多种多样、形形色色的,是否都属于鲁迅研究的范畴呢?不是的。即使历来被从名义上划归鲁迅研究的某些论著,从严格意义上说也并非正宗的鲁迅研究。
      什么是正宗的鲁迅研究呢?一言以蔽之,正宗的鲁迅研究就是对鲁迅本体的还原。历来的以鲁迅研究为论题的著作浩如烟海,其中很多是“我注六经”或“六经注我”,借鲁迅以发挥自己观点,达到自己目的;还有很多是仿照前人的既定模式进行诠释,又没有自己观点。人皆有说话的权利,他们愿意这么说这么写,我们无法干涉,但是作为正宗的鲁迅研究来说,不应该这样做,而必须把还原鲁迅本体作为自己的宗旨。因为尽管鲁迅映象无穷多样,鲁迅本体却只有一个,具有无可改换的确定性,作为科学形态的鲁迅研究只能以还原这个确定的唯一的鲁迅本体为宗旨。。。。
    admin V22014年11月14日
  • admin
    《中国鲁迅学通史》:第三章 鲁迅学----正宗鲁迅研究的学科化形态
      一、 什么是鲁迅学?
      鲁迅研究的正宗是鲁迅本体的趋近性还原,那么,究竟什么是鲁迅学呢?
      鲁迅学是正宗鲁迅研究的学科化形态。所谓学科化,就是发扬求实求真的宗旨,使鲁迅研究上升到体系化、理论化、专业化的境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鲁迅学这门独立的学科包含以下三个层面:
      第一是本体还原层。这一层可分为内学与外学两大体系。内学体系是对鲁迅本体的著作、思想、生平、人格的还原与阐释;外学体系是对鲁迅本体所处外界时代环境以及与外部精神文化思潮联系的还原与阐释。内、外学两大体系又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在相互交叉、相互融通的还原与阐释中共同构成了鲁迅精神文化实体。。。。
    admin V22014年11月14日
  • admin
    《中国鲁迅学通史》:书评  读张梦阳的《中国鲁迅学通史》
      文:程致中
      新世纪伊始(2001年8月—2002年12月),广东教育出版社推出张梦阳先生的《中国鲁迅学通史》三卷本(下称张著)。这部新作以其谨严求实的史家笔法和鲜明的学术个性,赢得好评如潮。与此前的鲁迅学史相比较,张著对科学学理精神的探求,特别值得称道。它的降生,鲜明地表现出学术史研究的理性自觉,标志着鲁迅学作为一门学科已走向成熟。从这一角度切入,我以为它在学术研究的理念和方法上,表现出几个突出的特点:。。。
    admin V22014年11月14日
  • admin
    《中国鲁迅学通史》:《中国鲁迅学通史》“发热”的研究书
      光明日报
      张梦阳这个名字早就知道,但第一次和梦阳先生见面,是1999年夏天在昆明开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鲁迅研究学术讨论会上。初见梦阳先生的印象是,嗜烟爱酒,平易近人,但言语并不多,只是谈起鲁迅来才滔滔不绝,条理清晰,让人觉得和这样一个人相谈,没个不被他的热情和理念感染,也不会拒绝他的感染。那时知道他正要着手写一本鲁迅研究之研究的书,即中国的鲁迅研究史。。。。
    admin V22014年11月14日
  • admin
    《中国鲁迅学通史》:一部通合的鲁迅学术史——评《中国鲁迅学通史》
      [ 鲁道祥 2004年8月5日,阅读人数787人 ]
      鲁迅,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从五四时期至今日,是引起文坛乃至社会关注最多的作家。八十余年以来,对于鲁迅及其著作的研究论著层出不穷,学术争论始终不休,逐渐形成了一部底蕴深厚、意味隽永的鲁迅研究历史。在此基础上,张梦阳先生的《中国鲁迅学通史》在宏观描述和微观透视的纵横交错中,清晰地展示出八十余年鲁迅学术史的曲折脉络,并给予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地爬梳、辨析和阐释,实现了鲁迅学学科形态的知性认识和理性反思的整合。。。。
    admin V22014年11月14日
  • 民族魂
    鲁迅先生,民族魂,中华民族的脊梁
  •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