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总数 34 首页 / 古籍序跋集

    发表新主题
  • admin
    《古籍序跋集》:《古小说钩沉》序
      小说者,班固以为“出于稗官”,“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2〕。是则稗官职志,将同古“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3〕矣。顾其条最诸子,判列十家,复以为“可观者九”〔4〕,而小说不与;
      所录十五家〔5〕,今又散失。惟《大戴礼》引有青史氏之记〔6〕,《庄子》举宋钘之言〔7〕,孤文断句,更不能推见其旨。去古既远,流裔弥繁,然论者尚墨守故言,此其持萌芽以度柯叶乎!。。。
    admin V22014年11月20日
  • admin
    《古籍序跋集》:谢承《后汉书》序
      《隋书》《经籍志》〔2〕:《后汉书》一百三十卷,无帝纪,吴武陵太守谢承撰;《唐书》《艺文志》同,又录一卷〔3〕,《旧唐志》三十卷〔4〕。承字伟平,山阴人,博学洽闻,尝所知见,终身不忘;拜五官郎中,稍迁长沙东部都尉,武陵太守,见《吴志》《妃嫔传》并注〔5〕。《后汉书》宋时已不传,故王应麟《困学纪闻》自《文选》注转引之〔6〕;吴淑进注《事类赋》在淳化时,亦言谢书遗逸〔7〕初阳曲傅山乃云其家旧藏明刻本,以校《曹全碑》,无不合〔8〕,然他人无得见者;惟钱塘姚之骃辑本四卷,在《后汉书补逸》中〔9〕,虽不著出处,难称审密,而确为谢书。其后仁和孙志祖〔10〕。黟汪文台〔11〕又各有订补本,遗文稍备,顾颇杂入范晔书〔12〕,不复分别。今一一校正,厘为六卷,先四卷略依范书纪传次第,后二卷则凡名氏偶见范书或所不载者,并写入之。案《隋志》录《后汉书》八家〔13〕,谢书最先,草创之功,足以称纪;而今日逸文乃仅藉范晔书,《三国志》注及唐宋类书以存。注家务取不同之说,以备异闻,而类书所引,又多损益字句,或转写讹异,至不可通,故后贤病其荒率,时有驳难;亦就闻见所及,最其要约,。。。
    admin V22014年11月19日
  • admin
    《古籍序跋集》:[附]关于汪辑本《谢承后汉书》
      谢承《后汉书》八卷,谢沈《后汉书》一卷,黟人汪文台南士辑,并在《七家〈后汉书〉》中,有太平崔国榜〔2〕序,其略云:“康熙中,钱唐姚鲁斯辑《东观汉记》以下诸家书为补逸,颇沿明儒陋习,不详所自,遗陋滋多。孙颐谷侍御曾据其本为谢承书补正,未有成书。近甘泉黄右原比部亦有辑本,视姚氏差详,终不赅备。黟汪先生南士,绩学敦行,著书等身,以稽古余力,重为蒐补;先生之友汤君伯,称先生旧藏姚本,随见条记,丹黄殆徧,复虑未尽,以属弟子汪学惇,学惇续有增益。学惇殁后,藏书尽售于人,汤君复见此本,已多脱落。亟手录一过,以还先生之子锡藩。锡藩奉楹书,客江右,同岁生会稽赵撝尗从锡藩叚钞,余因得见是书。撝尗言先生所据《北堂书钞》,乃朱氏潜采堂本,题曰《大唐类要》者也,归钱唐汪氏振绮堂。辛酉乱后,汪氏藏书尽散,浙中尚有写本,为孙氏冶城山馆物,后归陈兰邻大令家,近亦鬻诸他氏,远在闽中,无从叚阅,异日得之,当可续补数十条”云。岁壬子夏八月叚教育部所藏《七家后汉书》写出,初二日始,十五日毕。。。。
    admin V22014年11月19日
  • admin
    《古籍序跋集》:[附]汪辑本《谢承后汉书》校记
      元年〔2〕十二月十一日,以胡克家本《文选》〔3〕校一过。十二日,以《开元占经》及《六帖》〔4〕校一过。十三日,以明刻小字本《艺文类聚》〔5〕校一过。十四日,以《初学记》〔6〕校一过。
      十五日,以《御览》〔7〕校一过。十六至十九日,以范晔书校一过。二十至二十三日,以《三国志》校一过。二十四至二十七日,以《北堂书钞》〔8〕校一过。二十八至三十一日,以孙校本校一过。元年一月四日至七日,以《事类赋》注校一过。。。。
    admin V22014年11月19日
  • admin
    《古籍序跋集》:谢沈《后汉书》序
      《隋志》:《后汉书》八十五卷,本一百二十二卷,晋祠部郎谢沈撰。《唐志》:一百二卷,又《汉书外传》十卷〔2〕。《晋书》《谢沈传》〔3〕:沈字行思,会稽山阴人。郡命为主簿,功曹,察孝廉〔4〕,太尉郄鉴〔5〕辟,并不就。会稽内史何充〔6〕引为参军,以母老去职。平西将军庾亮〔7〕命为功曹,征北将军蔡谟〔8〕牒为参军,皆不就。康帝〔9〕即位,以太学博士征,以母忧去职。服阕,除尚书度支郎。何充庾冰〔10〕并称沈有史才,迁著作郎,撰《晋书》三十余卷。会卒,年五十二。沈先著《后汉书》百卷及《毛诗》〔11〕《汉书外传》,所著述及诗赋文论皆行于世,其才学在虞预〔12〕之右。案《隋志》无《外传》者,或疑本在《后汉书》百二十二卷中,《唐志》乃复析出之,然据本传当为别书,今无遗文,不复可考;惟《后汉书》尚存十余条,辄缀辑为一卷。。。。
    admin V22014年11月19日
  • admin
    《古籍序跋集》:虞预《晋书》序
      《隋志》:《晋书》二十六卷,本四十四卷,讫明帝〔2〕,今残缺,晋散骑常侍虞预撰。《唐志》:五十八卷。《晋书》《虞预传》:著《晋书》四十余卷。与《隋志》合,《唐志》溢出十余卷,疑有误。本传又云:预字叔宁;征士喜〔3〕之弟也。本名茂,犯明穆皇后讳〔4〕,改。初为县功曹,见斥。太守庾琛〔6〕:
      命为主簿。纪瞻〔6〕,复为主簿,转功曹史。察孝廉,不行。。。。
    admin V22014年11月19日
  • admin
    《古籍序跋集》:《云谷杂记》跋
      右单父张淏〔2〕清源撰《云谷杂记》一卷,从《说郛》〔3〕写出;证以《大典》本〔4〕,重见者廿五条,然小有殊异,余皆《大典》本所无。《说郛》残本五册,为明人旧抄,假自京师图书馆,与见行本〔5〕绝异,疑是南村〔6〕原书也。《云谷杂记》在第三十卷。以二夕写毕,唯讹夺甚多,不敢轻改,当于暇日细心校之。癸丑六月一日夜半记。
      ※ ※ ※
      〔1〕本篇据手稿编入,原无标题、标点。写于一九一三年六月一日。。。。
    admin V22014年11月19日
  • admin
    《古籍序跋集》:《嵇康集》跋
      右《嵇康蒙》十卷,从明吴宽丛书堂钞本〔2〕写出。原钞颇多讹舛,经二三旧校〔3〕,已可罶读。校者一用墨笔,补阙及改字最多。然删易任心,每每涂去佳字。旧跋谓出吴匏庵手,殆不然矣。二以朱校,一校新,颇谨慎不苟。第所是正,反据俗本。今于原字校佳及义得两通者,仍依原钞,用存其旧。其漫灭不可辨认者,则从校人,可惋惜也。细审此本,似与黄省曾〔4〕所刻同出一祖。惟黄刻帅意妄改,此本遂得稍稍胜之。。。。
    admin V22014年11月19日
  • admin
    《古籍序跋集》:《云谷杂记》序
      《云谷杂记》,宋张淏撰。《宋史》《艺文志》,《文献通考》,《直斋书录解题》〔2〕皆不载;明《文渊阁书目》〔3〕有之,云一册,然亦不传。清乾隆中,从《永乐大典》辑成四卷,见行于世。此本一卷,总四十九条,传自明钞《说郛》第三十卷,与陶珽〔4〕所刻绝异。刻本析为三种,曰《云谷杂记》,曰《艮岳记》,曰《东斋纪事》〔5〕,阙失七条,文句又多臆改,不足据。《大典》本百二十余条,此卷重出大半,然具有题目,详略亦颇不同,各有意谊,殊不类转撝异。盖当时不止一刻,曾有所订定,故《说郛》及《大典》所据非一本也。淏字清源,其先开封人,自其祖寓婺之武义〔6〕,遂为金华人。举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补将仕郎,主管吏部架阁文字,举备顾问。绍定元年以奉议郎致仕。又尝侨居会稽,撰《会稽续志》〔7〕八卷,越中故实,往往赖以考见。今此卷虽残阙,而厔略故在,传之世间,当亦越人之责邪?原抄僞夺甚多,校补百余字,始可通读。间有异同,辄疏其要于末〔8〕。其与《大典》本重出者,亦不删汰,以略见原书次第云。甲寅三月十一日会稽〔9〕记。。。。
    admin V22014年11月19日
  • admin
    《古籍序跋集》:《志林》序
      《晋书》《儒林》《虞喜传》:喜,为《志林》三十篇。《隋志》作三十卷,《唐志》二十卷,并题《志林新书》。今《史记索隐》,《正义》,《三国志》注所引有二十余事〔2〕,於韦昭《史记音义》,《吴书》,虞溥《江表传》〔3〕多所辨正。其见于《文选》李善注,《书钞》,《御览》者,皆阙略,不可次第。
      《说郛》亦引十三事,二事已见《御览》,余甚类小说,盖出陶珽妄作,并不录。。。。
    admin V22014年11月19日
  • admin
    《古籍序跋集》:《广林》序
      《隋志》:梁有《广林》二十四卷,《后林》十卷,虞喜撰,亡。《唐志》《后林》复出,无《广林》〔2〕。杜估《通典》引一节〔3〕,书实尚存;又多引虞喜说,大抵襍论礼服或驳难郑玄,谯周,贺循〔4〕,与所谓《广林》相类。又有称《释滞》,《释疑》,《通疑》〔5〕者,殆即《广林》篇目,《通疑》以难刘智《释疑》〔6〕,余不可考。今并写出,次《广林》之后。。。。
    admin V22014年11月19日
  • admin
    《古籍序跋集》:《范子计然》序
      《唐书》《艺文志》:《范子计然》十五卷,范蠡问,计然答。列农家。马总《意林》〔2〕:《范子》十二卷,注云,并是阴阳历数也。《汉书》《艺文志》有《范蠡》二篇,在兵权家,非一书。《隋志》亦不载计然。然贾思勰《齐民要术》〔3〕已引其说,则出于后魏以前,虽非蠡作,要为秦汉时故书,《隋志》盖偶失之。计然者,徐广《史记音义》云范蠡师也,名研〔4〕。颜师古《汉书》注云:一号计研,其书有《万物录》,著五方所出,皆直述之。事见《皇览》及《中经簿》。又《吴越春秋》及《越绝》并作计倪。此则倪,研及然声皆相近,实一人耳。。。。
    admin V22014年11月19日
  • admin
    《古籍序跋集》:《任子》序
      马总《意林》:《任子》十二卷,注云,名奕。《御览》引《会稽典录》:“任奕,字安和,句章人。”又《吴志》注引《典录》:朱育对王朗云,近者“文章之士,立言粲盛则御史中丞句章任奕,鄱阳太守章安虞翔,各驰文檄,晔若春荣。”〔2〕罗濬《四明志》〔3〕亦有奕传,云今有《任子》十卷。奕书宋时已失,《志》云今有者,盖第据《意林》言之,隋唐志又未著录,故名氏转晦。胡元瑞疑即任嘏《道论》,徐象梅复以为临海任旭。。。。
    admin V22014年11月19日
  • admin
    《古籍序跋集》:《魏子》序
      《隋志》:《魏子》三卷,后汉会稽人魏朗撰。《唐志》同。
      马总《意林》作十卷,当由后人析分,或“十”字误。朗,字少英,上虞人,桓帝时为尚书,被党议免归,复被急征,行至牛渚自杀。见《后汉书》《党锢传》
      ※ ※ ※
      〔1〕本篇据手稿编入,写作时间未详。原无标点。
      《魏子》,鲁迅辑本封面题作《魏朗子》,正文题作《魏子》,一卷。
      据《意林》、《太平御览》、《艺文类聚》、《事类赋》注、《文选》李善注、《路史·余论》校录而成,共十八则。未印行。。。。
    admin V22014年11月19日
  • admin
    《古籍序跋集》:《会稽郡故书集》序
      《会稽郡故书襍集》者,最史传地记之逸文,编而成集,以存旧书大略也。会稽古称沃衍,珍宝所聚,海岳精液,善生俊异,〔2〕而远于京夏,厥美弗彰。吴谢承始传先贤,朱育又作《土地记》。载笔之士,相继有述。于是人物山川,咸有记录。其见于《隋书》《经籍志》者,杂传篇有四部三十八卷,地理篇二部二卷〔3〕。五代云扰,典籍湮灭。旧闻故事,殆尟孑〔4〕。后之作者,遂不能更理其绪。□□〔5〕幼时,尝见武威张澍所辑书〔6〕,于凉土文献,撰集甚众。笃恭乡里,尚此之谓。。。。
    admin V22014年11月19日
  • admin
    《古籍序跋集》:谢承《会稽先贤传》序
      《隋书》《经籍志》:《会稽先贤传》七卷,谢承撰。《新唐书》《艺文志》同。《旧唐书》《经籍志》作五卷。侯康《补三国艺文志》〔2〕云:“《御览》屡引之。所记诸人事,多史传之佚文。严遵二条,足补《后汉书》本传之阙。陈业二条,足以证《吴志》《虞翻传》注。吉光片羽,皆可宝也。”今撰集为一卷。承字伟平,山阴人。吴主孙权〔3〕时,拜五官郎中,稍迁长沙东部都尉,武陵太守。撰《后汉书》百余卷。见《吴志》《谢夫人传》。。。。
    admin V22014年11月19日
  • admin
    《古籍序跋集》:虞预《会稽典录》序
      《隋书》《经籍志》:《会稽典录》二十四卷,虞预撰。《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同。预字叔宁,余姚人。本名茂,犯明帝穆皇后讳,改。初为县功曹,见斥。太守庾琛命为主簿。纪瞻代琛,复为主簿,转功曹史。察孝廉,不行。安东从事中郎诸葛恢,参军庾亮等荐预,召为丞相行参军兼记室。遭母忧,服竟,除佐著作郎。大兴中,转琅邪国常侍,迁秘书丞,著作郎。咸和中,从平王含,赐爵西乡侯。假归,太守王舒请为咨议参军。苏峻平,进封平康县侯,迁散骑侍郎,著作如故。除散骑常侍,仍领著作。以年老归,卒于家。撰《晋书》四十余卷,《会稽典录》二十篇。见《晋书》本传。《典录》,《宋史》《艺文志》已不载,而宋人撰述,时见称引〔2〕,又非出于转录。疑民间尚有其书,后遂湮昧。今搜缉逸文,尚得七十二人。略依时代次第,析为二卷。有虑非本书者,别为存疑一篇,附于末〔3〕。。。。
    admin V22014年11月19日
  • admin
    《古籍序跋集》:钟离岫《会稽后贤传记》序
      《隋书》《经籍志》:《会稽后贤传记》二卷,钟离岫撰。
      《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并云,《会稽后贤传》三卷,无记字。钟离岫未详其人。章宗源《〈隋志〉史部考证》〔2〕据《通志》《氏族略》以为楚人。案《元和姓纂》〔3〕云:“汉有钟离昧,楚人。钟离岫撰《会稽后贤传》。”楚人者谓昧〔4〕,今以属岫,甚非。汉代以来,钟离为会稽望族〔5〕,特达者众,疑岫亦郡人,故为邦贤作传矣。今缉合逸文,写作一卷,凡五人,仍依《隋志》题曰《传记》。。。。
    admin V22014年11月19日
  • admin
    《古籍序跋集》:贺氏《会稽先贤象赞》序
      《隋书》《经籍志》:《会稽先贤象赞》五卷;《旧唐书》《经籍志》作四卷,贺氏撰。《新唐书》《艺文志》云,《会稽先贤象传赞》四卷〔2〕。其书当有传有赞,故《旧唐志》史录,集录各著其目〔3〕。又有《会稽太守象赞》二卷,亦贺氏撰。今悉不传。唯《北堂书钞》引《先贤象赞》二条,此后不复见有称引,知其零失久矣。辄复写所存《传》文为一卷。《赞》并亡。贺氏之名亦无考。。。。
    admin V22014年11月19日
  • admin
    《古籍序跋集》:朱育《会稽土地记》序
      《隋书》《经籍志》史部地理篇:《会稽土地记》一卷,朱育撰。《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并作四卷,又削土地二字,入杂传记类。《世说新语》注〔2〕引《土地志》二条,不题撰人,盖即育记。所言皆涉地理。意《唐志》以为传记者,失之。其书,唐宋以来,绝不见他书征引,知阙失已久。所存逸文,亦寥落不复成篇。以其为会稽地记最古之书,聊复写出,以存其目。育字嗣卿,山阴人,吴东观令。遥拜清河太守,加位侍中,见《会稽典录》。。。。
    admin V22014年11月19日
  • admin
    《古籍序跋集》:贺循《会稽记》序
      《隋书》《经籍志》:《会稽记》一卷,贺循撰。《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不载。循字彦先,山阴人,举秀才。除阳羡;武康令。以陆机荐,召为太子舍人〔2〕。元帝〔3〕为晋王,以为中书令,不受。转太常,领太子太傅,改授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卒赠司空,谥曰穆。见《晋书》本传。
      ※ ※ ※
      〔1〕 贺循《会稽记》 鲁迅辑本一卷,收录记载会稽地理传说的佚文四则。。。。
    admin V22014年11月19日
  • admin
    《古籍序跋集》:孔灵符《会稽记》序
      孔灵符《会稽记》,《隋书》《经籍志》及新旧《唐志》皆不著录。《宋书》《孔季恭传》〔2〕云:季恭,山阴人。子灵符〔2〕,元嘉末为南谯王义宣〔4〕司空长史,南郡太守,尚书吏部郎。大明初,自侍中为辅国将军,郢州刺史。入为丹阳尹,出守会稽。又为寻阳王子房〔5〕右军长史。景和中,以迕近臣,被杀。
      太宗〔6〕即位,追赠金紫光禄大夫。诸书引《会稽记》,或云孔灵符,或云孔晔。晔当是灵符之名。如射的谚〔7〕一条,《御览》引作灵符,《寰宇记》〔8〕引作晔,而文辞无甚异,知为一人。《艺文类聚》引或作孔皋,则睥字传写之误。今亦不复分别。第录孔氏《记》为一篇。其不题撰人者,别次于后。。。。
    admin V22014年11月19日
  • admin
    《古籍序跋集》:夏侯曾先《会稽地志》序
      夏侯曾先《会稽地志》,《隋书》《经籍志》及新旧《唐志》皆不载。曾先事迹,亦无可考见。唐时撰述已引其书〔2〕,而语涉梁武〔3〕,当是陈隋间人。
      ※ ※ ※
      〔1〕 夏侯曾先《会稽地志》 鲁迅辑本一卷,收录记载会稽山川、地理、人物传说的佚文三十三则。
      〔2〕 关于夏侯曾先《会稽地志》为唐时撰述所称引,如鲁迅所辑“石帆”、“欧冶子”二条,即见引于唐代徐坚等所撰《初学记》。。。。
    admin V22014年11月19日
  • admin
    《古籍序跋集》:《百喻经》校后记
      乙卯七月二十日,以日本翻刻高丽宝永己丑年本校一过,异字悉出于上,多有谬误,不可尽据也。
      ※ ※ ※
      〔1〕本篇据手稿编入,写于一九一五年七月二十日。原在鲁迅自藏《百喻经》校本后,无标题、标点。
      《百喻经》,全名《百句譬喻经》,佛教寓言集,古印度僧伽斯那著,南朝齐时印度来华僧人求那毘地译。鲁迅一九一四年捐资由金陵刻经处刻印,二卷。。。。
    admin V22014年11月19日
  • 民族魂
    鲁迅先生,民族魂,中华民族的脊梁
  •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